[做官要敢於得罪大財團]
衛生健康官員,究竟聽大財團講嘢,定真係為人民健康,這一點,相信大家都十分在意.
近日,加拿大推出全新的健康飲食指南.取消了舊時的食物分類,以一個簡單的碟展示,1/2為菜及蔬果,1/4為蛋白質食物,1/4為雜糧食物,旁加一杯水.
驟眼看下去,「多菜少肉多飲水」,和常識並沒兩樣.
細看之下,你就知道加拿大政府的厲害.
所謂「健康飲食」如何隨時代演變.七十年代,推出的飲食指南,當時牛奶類和肉類,佔食用指引的一半.
懂得看的人就知道,加拿大政府今次幾近取消建議食用牛奶和肉類,實在是非常革命性的創舉.
取而代之的是,建議1/4食用「蛋白質食物,並以植物蛋白質為主」,例如豆腐.
這下可得罪了誰?沒錯,在北美洲,肉類商人及奶類商人,是非常龐大的勢力.可謂是一種霸權.官方指引,代表了市場和收入,是巨額利益所在.
多年來,加拿大的「袋裝鮮奶」在家家戶戶的雪櫃裡都常備.不少營養師都建議女人老年人飲用牛奶汲取營養.
七十年代,當加拿大政府設計飲食指南時,就是聽取了這批奶類肉類商人「持分者」的意見.今次設計這個新指引時,政府特別設了防火牆,政治官員照聽取業界意見,商人搏命洗錢去Spin,但數十名負責設計新指引的學者,卻不用直接接觸這批業界人士的施壓.
懂得詮譯,你就知道這個新的指南,是多厲害和革命性了.在商業市場的巨大壓力下,加拿大政府沒有跪低.
那個玻璃杯入面的清水,講到明,要比飲奶飲果汁更健康,應該刺激了奶類業界和飲品界的神經.
不過,基於各種原因,加拿大人的癡肥問題非常嚴重,特別是基層人士的飲食仍是垃圾食物及肉類為主,開車代步的習慣,冬季嚴寒天氣令人留在室內,也令不少人缺乏運動.
傳媒經常報導各式關於健康飲食資訊,又會邀請各種「專家」提供建議,其實,專家建議背後的政治、文化、經濟壓力,如何影響他們,這才是我們更需要知道的脈絡.
為了人民的健康,敢於得罪大財團,這樣的為官之道,實在令人羡慕.